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k8凯发官方网|四天工作制是可探讨的公共议题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9:39    次浏览

时至25日,一周双休推行整整20年。当双休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习惯的时候,我们不禁畅想,一周三休到底还有多远?自从“四天工作制”这个源于西方的概念传播开来以后,围绕着该话题的讨论就一直非常热烈。在新浪网25日发起的一项针对 “四天工作制”的调查当中,截至晚上8点,参加投票的共有24194人,可见人们对于该话题的关注相当热烈。(3月26日《华商报》)当许多人因加班啧有烦言,或感叹连正常的五天工作制都无法保证时,四天工作制的设想显然太遥远也太飘渺。甚至有人认为,一旦实行四天工作制,必将导致懒人遍地,中国陷入未富先懒的困境。其实,能不能实现是一回事,如何实现是另一回事。也许就目前而言,实行四天工作制确有难度,但不等于永远无法实现,更不等于就不该探讨四天工作制是否可行。作为一项公共议题,四天工作制值得广泛讨论,谈论它不乏现实意义。首先,它与上班族息息相关,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——更准确地说是关乎切身权益,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置之度外。它有较为深厚的民意基础,一项调查显示,支持者高达八成以上。最关键的是,四天工作制在一些国家已有先例。北欧一些国家上个世纪七、八十年代就实现了四天半工作制。挪威、法国、西班牙、希腊等国家,人们的休息时间相对也都比较多。一些国家实行四天工作制,未必意味着我们可完全照搬,并立马照搬。但是,参照五天工作制在我国的落地路径,四天工作制并非没有“移植”的可能。有学者推断2030年我国或将试行四天工作制,这当然只是一家之言。但无论情况如何,可借鉴推行五天工作制的运作逻辑,比如充分调研,广征民意,最大程度使一议题发酵,并科学论证。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,公民的权利意识更勃兴,公共政策的制定水平更高,官民之间的互动平台更多、效率也更高,因此也有更理由探讨四天工作制,使之成为良性互动范本。